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商概08-03營運資產管理

8-3.1流動資產管理

流動資產係指在一年內或一個營業週期內,可以轉換為現金使用的資產,包含:約當現金、應收帳款、有價證券、存貨等項目。

8-3.1.1約當現金管理

意義

管理貨幣性極高的金融資產,包括:現金、零用金、即期支票與銀行存款。

持有

現金

動機

交易動機

為應付日常營業活動所需的各種成本與費用支出。

預防動機

為因應突發事件所需的資金。

投機動機

企業持有現金餘額,當出現有利的投資機會,隨時可以進行投資賺取利潤。

補償動機

(補償性餘額)

銀行提供額外的服務給顧客,如:徵信調查、票據交換,通常會要求企業在存款帳戶中維持特定的存款餘額。

管理

原則

安全性

現金收入應隨收、隨存,避免被盜用。

流通性

保有足夠的現金,應付日常營運之用,避免周轉不靈。

獲利性

提高現金使用率,避免喪失獲利機會。

方法

編製

現金預算表

顯示現金流入與流出,用於保持現金的流動性與安全性

建立

現金收支的

內控制度

職能分工

會計與出納各司其職,管錢不管帳,管帳不管錢。

交易分割

避免一項交易由一個人全程執行,如:現金收付程序交由數人分擔,可達到覆核之效。

內部稽核

設置稽核人員,對現金的收支紀錄與實際餘額不定期檢查,可及早發現錯誤或嚇阻舞弊。

職務輪調

工作輪調或強迫休假,可以預防擔任同樣職務過久的員工循私舞弊。

現金流量的

管理控制

現金流量

同步化

讓現金流入與流出的發生時間趨於一致,維持最低水準的交易性餘額。

實施付款

憑證作業

除小額零用金外,所有支出均以劃線支票支付。

 

8-3.1.2有價證券管理

意義

可在公開市場以市價或淨值進行買賣,短期內容易變現,且能獲利的投資工具。

種類

公債

(Debt)

政府為籌措財政資金,向投資者出具的借款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內依約定條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一種格式化的債權債務憑證。

國庫券

(Treasury Bills, TB)

由政府發行的短期票券,屬於轉售率、安全性最高,但報酬最低。

1.甲種國庫券:由財政部按面額發行,到期本息一次支付,目的為調節國庫收支。

2.乙種國庫券:由中央銀行按貼現方式公開標售,到期償還面額,目的為穩定金融。

銀行承兌匯票

(Bank Acceptance, BA)

由企業簽發(須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經銀行承兌到期無條件付款的票據,為貨幣市場優良交易工具。

可轉讓定期存單

(Negotiable Certificate of Deposit, NCD)

由銀行簽發在特定期間按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存款憑證,可在貨幣市場自由流通轉讓。

商業本票

(Commercial Paper, CP)

1.交易性本票(CP1):又稱第一類商業本票,因實際交易行為產生的票據,無時間長短限制,用來替代現金付款。

2.融資性本票(CP2):又稱第二類商業本票,為企業籌措短期資金,發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

股票

(Stock)

股份有限公司為募集資金所發行的證券。購買者為股東,股票為股東的持股憑證。

選擇時應注意事項

風險

違約風險

到期無法償付利息或本金的風險。

利率風險

期限愈短者,利率風險愈少。

流動性風險

(變現力風險)

無法在短時間內,以合理價格變換為現金的風險。

購買力風險

通貨膨脹時,資產或現金價值縮水,導致購買力下降的風險。

預期報酬率

證券的風險愈高,報酬也會愈高。

預期報酬率=預期淨收益÷投資總額×100%

到期時間

長期債券較短期性債券風險大,報酬率高,但變現不易。

節稅效果

公債或國庫券之利息可抵減所得稅。

 

8-3.1.3應收款項(Account Receivable)管理

意義

企業採賒銷交易方式,讓顧客賒欠的款項。

信用

政策

信用標準

(信用5C)

品格

(Character)

償債意願,評估顧客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

資本

(Capital)

評估顧客具備的財務狀況。

能力

(Capacity)

評估顧客的償債能力。

擔保品

(Collateral)

用來擔保貸款的資產。擔保品價值愈高,相對風險愈低。

經濟狀況

(Condition)

評估影響顧客償債能力的外在經濟環境。

信用期間

顧客賒欠貨款的期間,愈短愈好。

應收帳款周轉率愈高,信用期間愈短。

信用條件

為使顧客及早清償貨款所給予的現金折扣。

1/10n/3010天內還款,給予1%折扣,30天內清償貨款。

信用額度

提供顧客賒欠的最高額度。

收款政策

處理客戶延遲付款或積欠的政策。催收應收帳款的方法:電話、存證信函、登門拜訪、委託收款機構催收、尋求法律途徑。

 

8-3.1.4存貨管理

意義

符合下列任一條件之資產:

1.備供正常營業出售者。如:買賣業備供正常營業出售的商品。

2.正在生產中,且將於完成後供正常營業出售者。如:製造業的在製品、製成品。

3.將於商品生產或勞務提供過程中消耗之原料或物料。如:製造業的原料、物料。

目的

以最低的成本維持企業營運所需最適量的存貨。

5R原則:適時(Right Time)、適地(Right Place)、適量(Right Quantity)、適質(Right Quality)、適價(Right Price)

方法

ABC存貨控制法

(重點分類管理法)

A

物料

價值高達所有物料價值的70%,數量與項目約佔20%的物料,周轉率低,為控管的重點,採定期訂購。

B

物料

價值約20%,數量與項目約為30%的物料,採定量訂購或經濟採購量。

C

物料

價值約10%,數量與項目約佔50%的物料,周轉率高,採兩箱法(複倉法)或紅線法。

最高最低存量控制法

(戴維斯法)

(定量控制法)

(ASTM)

最高存量(M)=請購量(Q)+安全存量(R2)=每日平均耗用量(S)×生產週期時間(T2)+安全存量(R2)

請購量(Q)=每日平均耗用量(S)×生產週期時間(T2)

最低存量(R)=理想最低存量(R1)+安全存量(R2)=每日平均耗用量(S)×購備時間(T1)+安全存量(R2)

請購點(P)=最低存量(R)

電腦化存貨控制系統

當存貨量下降到設定的數量時,系統會自動顯示需要訂貨的訊息,甚至可以執行直接下訂單訂貨的動作。

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請參閱【商概08-03-1營運資產管理-經濟訂購量】

 

8-3.2中長期資產管理

意義

耐用年限在一年或一個營業週期以上的資產。

種類

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

特徵

1.有實際形體。

2.供經營使用。

3.非以投資或出售為目的。

4.供長期使用。

內容

1.永久性資產:土地,不須提列折舊。

2.折舊性資產:土地改良物、房屋及建築、機器設備、運輸設備、辦公設備、土地改良、租賃改良等,應提列折舊。

無形資產

意義

無實體形式之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並同時符合三項定義、兩項認列條件。

定義

1.具有可辨認性。

2.可被企業控制。

3.具有未來經濟效益。

認列

條件

1.資產之未來經濟效益很有可能流入企業。

2.資產之成本能可靠衡量。

遞延資產

1.預付款項的性質。

2.經濟效益超過一年以上。

財務

規劃

(資本

預算)

回收期間法

(Payback Period Method, PPM)

(還本期間法)

計算原始投資成本的回收時間。

回收期間愈短,對企業愈有利。

回收期間=完整回收年數+不足1年之回收年數

會計報酬法

(Average Accounting Return, AAR)

評估投資方案的可行性。

會計報酬率>市場利率,才值得投資。

原始投資報酬率=平均稅後淨利÷原始投資成本

平均投資報酬率=平均稅後淨利÷1/2(原始投資+殘值)

淨現值法

(Net Present Value Method, NPV)

(現金流量折現法)

考慮貨幣時間價值,評估投資方案的可行性。

淨現值>0,才值得投資。

C:各期淨現金流入,R:折現率,I0:原始投資成本

內部報酬率法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Method, IRR)

(現值報酬率法)

(貼現率回收法)

利用原始投資成本反推內部報酬率。

現值報酬率>市場定期利率,才值得投資。


C:各期淨現金流入,R:現值報酬率,I0:投資現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