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商概08-02財務規劃與控制

8-2.1財務規劃(Financial Planning)

意義

預先評估企業的未來成長及資金需求,並擬定合適的因應對策,以降低財務風險。

考慮

因素

市場因素

未來銷售情況與資金需求。

資金因素

資金缺口與資金來源。

生產因素

擴充產能所需資金。

經濟因素

國內外景氣動向與產業未來變化。

應變計畫

發生危機與額外資金需求。

內容

財務預測

企業依據營運狀況,對未來的銷售量資金需求與景氣變化等做預測。

財務計畫

企業依據財務預測,擬訂營運資金、現金流量、投資與融資等財務計畫

財務預算

企業依據財務預測與財務計畫,編製銷售、成本與資本等預算

特性

整體性

以整個企業的籌資、投資和經營管理的整體性為對象。

長期性

為謀求企業未來的長遠發展。

風險性

市場經營環境不斷變化,也伴隨著風險。

適應性

解決企業外部環境、內部條件與經營目標之間的平衡關係,增強企業的適應性。

 

8-2.2財務控制(Finance Control)

意義

對企業的資金投入及收益過程和結果進行衡量與校正

目的

確保企業目標以及為達到此目標所制定的財務計劃得以實現。

報表

綜合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意義

表達特定期間財務績效的動態報表

內容

銷貨收入、銷貨成本、營業費用、營業外收支。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意義

表達特定日期(報導期間結束日)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

內容

資產、負債、權益。

現金流量表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意義

表達特定期間營業、投資、籌資活動產生現金流入或流出的動態報表

內容

營業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

權益變動表

意義

表達特定期間權益增減變動情形的動態報表

 

8-2.3財務比率分析

8-2.3.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資金流動比率)

公式

說明

營運資金(運用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1.衡量可運用的資金

2.營運資金愈多,代表償債能力強

3.過多的資金,可能減少獲利的機會

4.適當值為流動負債的2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1.又稱為營運資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衡量短期償債能力

2.比率愈高,代表流動資產愈多,償債能力愈強

3.適當比率為21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1.又稱為酸性測驗比率(Acid-Test Ratio),衡量極短期償債能力

2.比率愈高,代表速動資產愈多,償債能力愈強

3.適當比率為11

4.速動資產=流動資產-存貨-用品盤存-預付費用-進項稅額

 

8-2.3.2長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財務狀況)

公式

說明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又稱為資產負債率,檢測資金有多少來自於借貸

2.比率愈低,表示自有資金愈多,財力愈強,財務風險愈低,對債權人的保障愈大

3.理想值小於50%

權益比率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1.檢測資金有多少來自股東(業主)

2.比率愈高,表示股東的投資愈大,對債權人的保障愈大

3.景氣衰退,比率太低,會導致無力償債

4.比率過高,償債能力增加,但獲利能力會減少

5.理想值大於50%

利息保障倍數(Times Interest Earned)=稅前息前純益(EBIT)÷利息費用=(稅前淨利+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1.衡量支付利息的能力

2.倍數愈高,付息能力愈強

※短期償債與長期償債能力比率分析,又稱為「安全力分析」。

 

8-2.3.3經營能力分析

公式

說明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1.衡量銷售能力與檢驗庫存數量

2.比率愈高,代表銷售能力強,庫存少,周轉快,周轉期短,獲利佳

3.平均存貨=(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365天÷存貨周轉率

1.又稱為平均銷貨日數

2.存貨自購入至出售的期間

應收款項周轉率銷貨(賒銷)淨額÷平均應收款項

1.衡量收款能力

2.比率愈高,代表呆帳風險愈小

3.平均應收帳款=(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2

應收款項收現天數365天÷應收款項周轉率

帳款收現的平均天數

營業週期數=存貨周轉天數+應收款項收現天數

自投入現金購買存貨至存貨出售,再將貨款收現所需的時間

營業比率=(銷貨成本+營業費用)÷銷貨淨額營業成本÷銷貨淨額

1.又稱為營業費用比率,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需運用多少營業成本才能獲得

2.比率愈低,代表成本愈少,獲利愈高

 

8-2.3.4獲利能力分析(收益力)

公式

說明

銷貨毛利率銷貨毛利÷銷貨淨額

1.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可獲得多少銷貨毛利

2.比率愈高,代表獲利能力愈強

銷貨成本率銷貨成本÷銷貨淨額

銷貨毛利率+銷貨成本率=1

純益率=稅後純益÷銷貨淨額

1.又稱為利潤率、銷貨報酬率,衡量每一元銷貨淨額可獲得多少純益

2.比率愈高,代表獲利能力愈強

3.稅後純益=銷貨淨額-銷貨成本-營業費用-利息費用-所得稅

總資產報酬率(ROA)=稅後純益÷資產總額[稅後純益利息費用×(1-稅率)]÷平均總資產

1.衡量運用總資產的獲利能力

2.比率愈高愈好,但不得低於市場利率

3.若資產總額包含負債時,則純益需加利息費用

權益報酬率(ROE)純益÷平均股東權益

1.又稱為資本利潤率,衡量權益的獲利能力

2.比率愈高愈好

財務槓桿比率權益報酬率(ROE)÷總資產報酬率(ROA)

1.衡量舉債經營的利弊與風險的大小

2.比率愈高,代表舉債經營有利

3.正作用:利潤率>借貸利率

4.負作用:利潤率<借貸利率

長期資本報酬率[純益+長期負債利息×(1-稅率)]÷平均長期資本

衡量長期資金的獲利能力

 

8-2.3.5周轉能力分析(活動力)

公式

說明

總資產周轉率(Total Asset Turnover)銷貨淨額÷平均資產總額

1.衡量全部資產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運用資產的效率愈高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衡量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運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效率愈高

資本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資本總額

1.衡量資本的運用效率

2.比率愈高,代表運用資本的效率愈高

 

8-2.3.6市場價值分析

公式

說明

每股盈餘(EPS)(稅後純益特別股當年度股利)÷普通股加權平均流通在外股數

1.評估獲利能力與股東投資的價值

2.比率愈高,對股東愈有利

3.增加發行普通股,將使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減少

本益比(P/E)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1.又稱為價格盈餘比率(Price/Earnings Ratio. P/E)衡量投資成本與投資報酬的比率

2.比率愈低愈好

 

8-2.3.7財務結構分析

公式

說明

長期資金對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比率=長期資金÷不動產、廠房及設備(長期負債+權益)÷不動產、廠房及設備

1.衡量購置長期資產的資金來源

2.比率>1,表示長期資金使用於長期資產;比率<1,表示可能利用短期資金購置長期資產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對長期負債比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權益

1.衡量對債權人的保障程度

2.比率愈高,表示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價值愈高,對債權人愈有保障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對權益比率=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權益

1.衡量自有資金使用情形

2.比率應<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